2009年1月6日,我國自主研發、設計和建設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00千伏交流輸變電工程--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實驗示范工程順利通過168小時試運行,并投入商業化運營。該工程聯接華北和華中電網,北起山西的晉東南變電站,經河南南陽開關站,南至湖北的荊門變電站,線路全長約645公里,變電容量2×300萬千伏安,工程靜態投資56.88億元、動態投資58.57億元,實際投資控制在概算范圍內。
該實驗示范工程于2006年8月通過國家核準,同年底開工建設,2008年12月全面竣工,在完成全部系統調試后進入運行。特高壓系統和所有設備經過了全電壓、大電流等各種運行方式的檢驗,經受了多種故障條件的考驗。系統的最高運行電壓達到1100千伏,輸送能力和運行工況滿足設計要求,具有較高的安全穩定水平。線路電磁環境四項主要指標(即工頻電場、工頻磁場、可聽噪聲和無線電干擾指標)的實測最大值均低于國家規定的限值。實驗示范工程全面驗證了特高壓輸電技術的可行性、設備的可靠性、系統的安全性、設計和施工方案的先進性以及環境的友好性,證明我國已經掌握了特高壓核心技術,實現了設備國產化目標。
從2004年底提出發展特高壓以來,我國用4年多的時間,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輸送能力最大、代表國際輸變電技術最高水平的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在我國乃至世界電力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為充分發揮特高壓電網所具有的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電的優勢,促進我國水電、火電、核電、可再生能源基地的大規模集約化開發和更大范圍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解決煤電運緊張等問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和電力可靠供應創造了條件。(國家電網公司供稿)